提升医学生的现场学习体验

医疗课程导视研究

长话短说

从课堂到实践:为下一代医生准备创新的学习体验。

传统的讲座和会议在为医学生提供真实的应急护理实操经验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意识到这一差距,Weill Cornell Medicine的乔纳森·圣乔治博士开发了保护性气道课程(PAC)学习设施,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培训机会。就在此时,我们的团队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加入进来,进一步优化实践学习体验,确保学生能充分受益于这一创新方法。

角色

研究员 & 用户体验策略师

(与 Esther Yip、Veda Borgave、Jacqueline Bao 和 Annan Yang 合作)

交付成果

情境调查

文化探针

亲和力集合图

实地研究

旅程地图

成果

我们为PAC课程团队提供了一系列概念和测试套件,以自行制作导视系统。

挑战

我们如何才能在灵活的学习空间中支持医学生自主学习?

保护气道课程(PAC)的使命是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因此,我们的任务是揭示隐藏的挑战和潜在的机会,以便从学生(学习课程的学生)和组织者(提供课程的组织者,包括导师、创始人和工作人员)的角度促进学习体验。

PAC 是一门创新的课程,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兴趣漫游、讨论和学习。此外,它还可能导致混乱,而这恰恰揭示了我们在这里的原因:)

理解

研究尝试#1:详细的访查,并且以“学生”的身份来融入课程

我们的第一次研究尝试是参加课程演练以获取第一手信息。我们尝试站在首次参与课程的学生的角度,并询问导师和其他参与者,以了解他们对演练的整体态度和体验。

我们窥见了一部分用户体验问题:

外科工具、学习指南和练习网站在狭小空间内堆叠过多,导致学生对材料的利用率下降。


研究尝试#2:让医学生发言

然而,我们的第一次研究尝试可能存在很大的偏见(因为我们不是医学生,理解课程对我们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们的知识差距使得进行有效的访谈变得困难。因此,我们决定将研究融入学生的学习体验,让他们自己发声。


我们在这一天的课程中设计了多种参与性研究方法,专注于个体学习目标、映射、反馈和建议,并在课程正式举行时设立了我们自己的反馈小组。

我们通过列出并整理“我们希望从学生的体验中学习的内容”来引导我们的研究——这些内容后来成为我们进行的研究问题和活动。

我们通过列出并整理“我们希望从学生的体验中学习的内容”来引导我们的研究——这些内容后来成为我们进行的研究问题和活动。

我画出了我们的研究如何在每个阶段与学生的学习体验融合。

实时研究很有趣!我非常享受交谈和移动卡片的过程。

整合

站在学习者的角度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丰富见解和观察是一种成功,但也让人头疼。为了快速形成对学习体验的概述,我们综合了人物角色和旅程图,以表达学生和课程组织者的需求/目标,并标记他们旅程中的行动、设施、痛点和快乐点。


(附注:说实话,现在回想起来,我很遗憾没有投入更多时间进行“HMW”练习,也没有彻底重新审视我们试图解决的用户体验挑战。旅程图和研究实际上展示了多种战略方向——但由于时间限制,我们不得不向前推进。真是遗憾!)

我们描述了我们的研究如何在每个阶段与学生的学习体验融合。


重新激发创造力!

无数的便利贴最终消耗了我们的脑力。为了激发我们的创意神经寻找解决方案,我们转向手绘草图,并进行了几轮“设计冲刺”(疯狂8分钟)。有时,随心绘画比坐下来分析更能传达想法!

便利贴在头脑风暴中效果很好,但有时候手绘能更好地表达。Esther 带领我们传递草图,并在 Crazy 8's 中添加彼此的想法,以合成概念。

交付成果

概念套件和测试指导

由于2020年疫情封锁,我们失去了进入威尔康奈尔医学院校园的机会。无法与学生一起进行原型制作和测试,我们转而亲手制作了一些概念模型并在家中进行了测试。


我们不再提供未经检验的解决方案,而是将目标转向制定行动计划和概念套件,使团队能够自行产生设计成果并评估其有效性。

我在2020年设计的某些导向系统原型 :( 显然,我的文具用完了。

带有测试指导的最终概念演示:我们希望我们交付的内容能让 PAC 课程团队立即就能使用。

影响力

在向PAC课程团队进行最终展示后,这个项目在2021年继续推进。PAC工作人员的反馈告诉我,这种新的引导系统非常成功。

Mandarin
反思

生活在变革的时代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同寻常的时代。


在2020年1月,我们与乔纳森·圣乔治博士共同启动了这个项目,他对医学教育的奉献和热情深深激励着我们。他分享了他为“保护气道课程”这一首创学习装置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是一种博物馆般的体验,以学生为中心。三个月后,这些努力被搁置,我们的研究计划也暂停了。由于疫情的原因,恢复的时间仍然不确定。


有趣的是,我认为研究本身就是不断适应变化和未知。我们通常会在学习新事物的同时“摸索”出一条出路。我对新冠肺炎持有同样的态度——我不认为新冠是我们研究(或生活)的终点,而是一次“重新定位”。我们将不断适应、学习,并以不同的方式进化。